水利水电
水工建筑物常年水下运行,大坝坝体、消能设施、隧洞、金属结构、护岸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磨损、淘刷、水下淤积、渗漏等水下工程问题,检测需求非常巨大。但是目前的人工检 测 存 在 深 度 接 近 人体 极 限(60米)、漏点分散、多设备分散耗费人力河豚 江豚 海豚物力、对技术人员经验要求高、水下光源有限、水流急、作业空间有限、检测数据难以朔源、多期检测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比等等问题,水下机器人新技术的介入提高了水下检测的效率以及准确性,深之蓝“豚”系列水下机器人可通过摄像头、MS1000 检测声呐、BV5000 三维扫描声呐多种方法相结合,对水电站大坝结构及海上风电桩柱等进行有效探伤,检测水电站内在风险,可有效提高水下检测的可靠性和效率。
相关产品
长隧洞穿黄工程4.25km水下检测
穿黄工程是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直径最大的输水隧洞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上标志性、控制性工程。“穿黄”顾名思义就是“穿越黄河”,来自丹江口水库的长江水自渠首出,一路自流向北,而黄河成为阻碍南水北去的天然屏障。
长江设计院履带机器人交付
面板坝是一种常见的坝体结构,其水下坝坡部分可能存在裂缝、变形等问题,由于坝体结构存在坡角(一般为37.6°或35.5°),普通水下机器人难以在坡面发挥作用,深之蓝履带机器人通过履带将机器人与坡面坝体严密贴合,可在坡面上自如活动完成检测任务。
柬埔寨水电站大坝检测
2018年5月,深之蓝携带河豚IV水下机器人,前往柬埔寨为某水电站进行坝体渗 漏点检测,坝体长度880米,水深近50米,共计排查作业段77处,查出需要修理的渗漏点2处,为后期维护提供了充分的资料,确保了大坝的安全稳定
葛洲坝水下坝体检测
2018年4月,深之蓝携江豚IV型水下机器人为葛洲坝水电站进行水电站检测,在一周时间内,检测整个坝体连接处及坝体平面排除安全隐患。
“河豚”ROV锦屏水电站巡检
由于勘探、设计、施工或运行等原因,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病险隐患。其中如何检测水下结构和设施的运行状况是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利水电工程日常管理过程中常面临的问题。常规潜水员水下作业方法受潜水员潜水深度、工作时间、工作条件等限制,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前国内外水下检查方法首推水下机器人,可搭载多项附件,水下检测能力强,有一定水下作业能力,工程应用效果好,是水下工程监测的有力工具
荐 【新品】长隧洞检测专用水下机器人
常用的水下定位方法INS和DVL都存在测量误差,且位置是测量的速度量的积分,无法满足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深之蓝利用输水管道中常有一些建筑结构特征,比如管道连接缝、线槽等,通过图像声呐“观察”这些特征,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提取和分析,进一步自动对已有定位进行修正,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